[论文关键词]教学话语 教学话语意义 言语行为理论 关联理论 礼貌原则
[论文摘 要]教学话语是教师组织课堂使用的话语。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介,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作为言语交际活动,教学话语在教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教学话语意义的产生,如何对教学话语的意义进行理解,以及如何设计、优化教学话语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语用学角度,运用言语行为理论、Grice会话含义理论、关联理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对这些问题进行论述。
语用学的兴起和发展不仅标志着语言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且为其他的学科提供了崭新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支持。在教学领域中,语用学的相关理论为教学话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上的支持。在语用学庞大的理论体系中与教学话语研究相关的理论主要有言语行为理论、Grice会话含义理论、关联理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下面就分别简要论述相关的理论。
一、语用学相关理论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英国哲学家Austin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Austin首先区分了两大类话语:“言有所述”(constative)和“言有所为”(performative)。他认为“言有所述的话语是可以验证的,或真实,或谬误;而言有所为的话语则是不能验证的,它们无所谓真实或是谬误,它们是被用来实施某一种行为。”但是这一区分得出的结论并不能很好解释人们通过语言实施的各种行为,所以他重新建立了一种新模式来对其进行解释。Austin认为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同时实施了三种行为: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这一行为本身,即指发出语音、音节、说出单词、短语和句子等,即通过言说表达字面意义。言外行为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实施的一种行为。换句话说,人们通过说话可以做事,达到各种目的,如发出命令、传递信息、问候致意等。言后行为是指说话带来的后果。通过“说话”,对听话人的行动、思想、感情等产生影响的行为。Searle对言语行为的发展是建立在对Austin言语行为理论的批评和修正的基础之上的。Searle认为“每个句子都具有一定的潜在的言外之力,这些言外之力是句子意义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句句子所能够用来实施的言外行为是这句句子的意义的一种功能。”所以,Searle认为没必要区分言内行为和言外行为,他用命题行为取代了Austin的言内行为。
Grice会话含义理论与合作原则。双方或多方不断轮流地说话就形成交谈。人们说话时通常是直截了当地说出内容,但有时也有含蓄地表达的内容。在我们所说的话和说话的用意之间常有一定的距离,这种话语的用意就是“会话含义”。Grice认为在交际中,双方都应该遵守一定的原则,从而他提出了合作原则,包括四条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
关联理论是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他们认为语言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在交际过程中,说话人要引导听话人识别自己的目的,而听话人则要利用说话人的话语去推导说话人的用意。成功交际的关键在于说话人向听话人说出一个可以推理的话语,其次听话人能否从说话人的话语中获得一定的关联信息来推断说话人的意图,即交际双方的“认知环境”具有共识,“认知环境是由一系列可以显映的事实或假设构成的集合。这些信息构成一个人理解话语的潜在的认知语境”。当话语提供的新信息与认知环境中的一些旧信息作用产生关联信息,形成新信息,显映的事实或假设在这个语境中就具有了关联性。而话语的关联性决定了推理过程的成功与否。
礼貌原则是由Leech在1983年提出来的,是对合作原则互为补充的又一语用原则。它包括六条准则:策略准则、宽宏准则、赞扬准则、谦虚准则、赞同准则、同情准则。
从这些思想中我们不难看出,语用学相关理论确实能够为教学话语的研究带来一定的理论上和方法论上支撑: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含义理论可以用来分析教学话语意义的产生,利用关联理论可以对教学话语进行更准确的理解,礼貌原则对设计和优化教学话语给以方法的启示。在下面我们将对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语用学理论在教学话语中的运用
1.在言语行为理论下和违反合作原则生成的教学话语意义
李三福在其博士论文《教学的语用学研究》中论述到“人类的一切活动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受语境的影响。”教学作为一种大部分的言语交际活动也不例外。话语(utterance)是语用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因此,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研究教学话语是有意义的。教学话语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媒介,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里探讨的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组织课堂教学所使用的话语。教学话语意义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使用语言时所产生的,是在当时特定的语境下产生的特定意义。教学话语意义与语境是密不可分的,在特定的语境下,即使教师的话语听来是完全错误的,但在师生之间也是能够被理解的。由于教学过程中突发情况千变万化,再加上每个人都带有自己的性格特征以及感情色彩,因此,每个人对教学话语意义的理解是复杂的
关于教学话语意义的生成我们就可以参照言语行为理论来进行分析。Austin将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分为三大类: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而这三类行为在特定的语境下能生成特定的意义。言内行为生成的意义就是字面意义。下面主要分析言外行为下生成的意义。在言外行为中,教师有可能是通过某些明显的词汇来表达教学话语,从而生成特定的意义。如:
(1)I beg students to finish the work before go home.表达“请求”的意义
(2)I order students to finish the work before go home.表达“命令”的意义
还有一种,教师通过话语的句型来生成一定的语用意义。在一般的情况下,陈述句表“陈述”,疑问句表“询问”,祈使句表“祈使、命令”等意义。例如:
(3)Today is Sunday.表陈述
(4)Is this your book?表询问
(5)Working!表命令
Searle把说话人间接使用语言时所实施的两种言外行为称为首要言外行为(Primary illocutionary act)和次要言外行为(secondary illocutionary act)。“首要言外行为体现说话人的真正意图;次要言外行为是说话人为了实施首要言外行为所实施的另一言外行为。”次要言外行为与字面意义相同,而首要言外行为却不只是字面上的意义。例如:上课时,外面很吵闹,坐在门边的一位同学却把门开着。这是老师就说“It’s noisy outside.Would you mind close the door?”从字面上看,这一言语行为表达的是“询问”这一次要言语行为,但是其首要言语行为却是表达“请求”这一语用意义。从而次要言语行为表达教学话语字面意义,而首要言语行为表达教学话语隐含意图。
Grice的合作原则列出四条人们交谈时应该遵守的准则,但是在无论是人们普通的交谈还是实际的教学中,并不能时时刻刻地准守这四条准则。如果在教学中违反某条准则,而在特定的语境下这种违反能够被学生理解,这种情况下教师就是为了表达一定的会话含义,生成特定的教学话语意义。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教学话语意义在实际的教学中比比皆是,在这里由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就不逐次的进行论述。下面就一个实例来论述违反关系准则所生成的教学话语意义。如:在课堂上一位同学向老师询问考试的结果,但这次考试的结果却不是很好,老师并没有给出正面的回答。
学生:老师您能公布一下上次考试大家的分数吗?
老师:同学们平时应该更注意基础知识的学习。
这一个例子中,老师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关系准则,表面上没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回答,却给出了对学生平时学习的建议。这种看似没有答案的回答实际就是产生了会话含义,有了特定的教学话语意义。从而可以推断出一个结果:考试结果不理想。
2.运用关联理论对教学话语意义进行语用推理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通常说出的话语都能给听话人一个推理的方向和目标。徐盛桓认为关联性是听话人用以认定对话语最恰当的理解的惟一标准。听话人根据对共有认知环境中事物的关联直觉,从认知环境里的旧信息和明示的话语提供的新信息,从而寻找到最佳关联。“选择语境就是寻找关联,语境假设就是关联假设。”如果在语境中能产生一定的语境效果,这个假设与话语就有关联。关联理论把言语交际活动归属为认知活动,用关联理论对教学话语进行研究学生就能更准确的推导出教师的意图。以下就从几个实例来进行论述。在讲解一篇关于网球运动的课文时: T:Now today we are going to discuss tennis.Have you ever played tennis?
从教师的这个提问学生可以进行以下的推理过程:
(1)首先意识到教师提出的是一个闭合性的问题,即可以直接回答“有”或“没有”。
(2)但学生清楚这堂课的主要内容:了解网球运动。
(3)从而推断出教师的意图是要学生讨论有关网球这项运动的事情。
(4)所以根据这种语境假设,运用关联性教师要的答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有”或“没有”。
(5)最后再详细地说明学生自己对网球运动的认识。
又如:在课堂上一位同学提出了一个范围很大且超出现有知识水平的问题,而解释要花去很多的时间。
学生:老师请讲解英语中的倒装情况?
教师:同学们有这种提前自学的学习态度是很好的。
运用关联理论学生可以对教师话语进行语用推理
(1)学生提出了问题,希望得到正面的回答。
(2)老师并没有给出想要的答案,但是在课堂上老师的回答一定与提出的问题是有关联的,所以其回答一定有其他的含义。
(3)根据明示的话语,老师说了“提前自学”则表明这一知识点是超出大部分同学的知识范围的。“学习态度很好”则表明老师鼓励这种学习方法。
(4)从关联理论推导出,对于这一超范围的知识老师鼓励在课堂下进行讨论。
从以上例子我们不难看出,运用关联理论对教学话语的推倒能够使理解更加准确。
3.运用礼貌原则设计和优化教学话语
礼貌原则是由Leech在1983年提出来的。教学话语基本上是二语习得者的主要输入,所以对于学习者来说教学话语有着关键的影响。而遵循礼貌原则将使教学话语赋有艺术性,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而推动课堂教学。
策略准则: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用疑问句式来代替祈使句式,从而拉进师生间的距离。例如:Would it be possible for you to finish the work tomorrow?
宽宏准则:教师要求学生重复回答或是希望一个更好的答案时,用礼貌的语言就使学生的信心得到鼓舞。如:Would you mind repeat your answer?Maybe you can have another try.
赞扬准则:对于二语习得者得到教师的肯定是特别重要的,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教学话语,尽量多一些表扬。侯国金老师曾在课堂上讲到关于对学生评价的策略,笔者认为很有道理。大体上就是说评价学生作业等应该以赞扬为主,如果实在没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也应该多些鼓励,打击的话语尽量就不要出现。
谦虚准则:教师知识渊博这是无可质疑的,但教师应该时时以谦虚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对于学生的观点应该积极的听取。
赞同准则:学生在学习中犯错误是难免的,这时教师要寻找他们的精彩点,加以肯定,然后才附带指出不足。如在评价一个学生的演讲时,“Generally speaking,your speech is wonderful.But next tim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time.”
同情准则: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如某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很流利,教师应该抱以同情和鼓励的态度,“When I was a student.At the beginning,I also cannot answer questions fluently.But after my hard work,I did it.I believe you can do a good job next time.”这一类的话语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自信心能够得到鼓舞。
三、结语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语用学相关理论在教学话语中的运用是具有重大作用的。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关联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和推理教学话语有指导意义;礼貌原则对教师设计和优化教学话语有方法论上支持。在语用学相关理论指导下,对于教学话语的研究我们将取得更大的进展,同时服务于新世纪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李三福:《教学的语用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英语论文 > 语言文化 > >
浅议语用学理论在教学话语中的运用
来源::未知 | 作者:篮球比分直播_江城足球网-官网下载 | 本文已影响 人
- 上一篇:汉语宾语位置上的主谓短语浅议
- 下一篇:浅议英汉习语中动物词汇载体及其联想意义的比较
随机阅读
- [语言文化] 试论英译旅游材料中的跨文
- [语言文化] 浅谈美国新闻报道中关于战
- [语言文化] 试论英译中国特色词汇文化
- [语言文化] 汉语宾语位置上的主谓短语
- [语言文化] 试论间接言语行为为理论
- [语言文化] 浅谈语言学习策略培训的模
- [语言文化] 重视语言文化差异 培养学
- [语言文化] 浅析文化意识与翻译
- [语言文化] 试论言语行为理论看跨文化
- [语言文化] 浅谈跨文化意识对大学英语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语言文化] 浅谈语言学习策略培训的模
- [语言文化] 浅谈跨文化意识对大学英语
- [语言文化] 英汉表述之“简”与“繁”
- [语言文化]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特点及应
- [语言文化] 浅析译者的主体性
- [语言文化] 浅议英汉习语中动物词汇载
- [语言文化] 国内语用学研究综述
- [语言文化] 试论言语行为理论综合评述
- [语言文化] 浅谈美国新闻报道中关于战
- [语言文化] 浅议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
- [语言文化] 试析语篇的意向性及其作用
- [语言文化] 试论语篇歧义:言语行为理
- [语言文化] 试论间接言语行为为理论
- [语言文化] 重视语言文化差异 培养学
- [语言文化] 言语合作性的语用标记关联
- [语言文化] 新词意义构建的概念合成理